記者:梁麗兒
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皮膚科臨床助理教授陳俊彥表示,因蘆薈、椰子油及馬油產品過敏到瑪麗醫院求醫的病人,以年輕人及壯年人為主,因出現持續皮膚痕癢,甚至紅腫痛熱、脫皮等反應求助。間中也有病人情況比較嚴重,出現接觸性皮膚炎,因患處發炎,引致有傷口並感染細菌,造成灌膿,常見為金黃葡萄球菌,「通常問病人過去兩至三星期接觸過乜嘢,大部份人都講自己用過新嘅潤膚膏」。
用凡士林風險低
椰子油屬植物脂肪,馬油則是由馬匹脂肪提煉的動物脂肪,兩者都有一定滋潤成份,特別適合皮膚乾燥人士使用。蘆薈則有補濕功效。但要留意上述天然成份也可引起過敏反應,包括椰子油、蘆薈等,尤其有過敏病史的人士,例如哮喘、濕疹、鼻敏感及眼敏感等患者。陳指,礙於市面的馬油產品多含不同添加劑,故難確定因馬油敏感的求診病人,究竟是對馬油成份或其他添加劑過敏。
近年不少人追捧上述潤膚產品,認為有助控制本身的皮膚疾病。陳強調,這類產品的滋潤度及鎖水功能高,加上屬油性質地,可以留在皮膚較長時間,但不一定可改善皮膚發炎或濕疹病情。他說,其他潤膚成份如凡士林,相對引起過敏反應的風險較低,也可有相同滋潤效果。尤其混合狀的凡士林,即50%為白凡士林及50%為油劑凡士林較佳。市民可使用一節手指大小份量,將混合狀凡士林塗用於雙手皮膚,也可帶來不錯的潤膚效果。
刺熱不適應停用
市民要預防潤膚膏過敏,陳建議,先在局部及較幼嫩的皮膚作測試,例如持續3至5日、早晚在手背或前臂內側塗用約30分鐘,無痕癢、紅腫後,才應用於其他皮膚上。使用期間一旦有刺熱、被針拮等不適,應立即停用並以清水沖洗。本港夏天濕度較高,故毋須使用太滋潤或太油的護膚產品,否則增加堵塞毛孔致毛囊發炎風險。